见过早慧的,但也没见过这么早慧的啊。
说起王道一编写这本书的动机,那还得从她自己身上说起。
那么既然王重阳粗心,她也只得自己寻找答案了。于是她长大了一点之后,便翻阅了书阁中所有关于花鸟鱼虫的图鉴典籍,甚至各类药材典籍,才把《诗经》里那一百种多种奇奇怪怪的动植物名字都搞清楚它们到底长成个什么样子。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像什么甘葛、卷耳、芣苡、樛木、桃夭、甘棠、采繁、螽斯、兔罝、青蝇、鹑、流离、鷮、蜾蠃……
王道一是既头疼又好奇。
教材选的没错,可王重阳毕竟是个粗心的男人,教的时候,只是给她一首接一首的灌输这些回复叠沓的诗句意思,有时候干脆直接就让她死记硬背,撂下一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便走了。也亏得王道一小时候心智不凡,才能受得住王重阳如此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
点一点画出来的,用的是工笔画的风格,极费心思。每张图旁边都附有这些花卉动物的名字,以及它们出现在《诗经》当中的相应章节。
成吉思汗催得紧,王道一也不好多耽搁,次日一早,她便与汉官刘仲禄及使团一道启程了。
这会儿,眼见天色不早,王道一坐在树下逗着龙儿说了一阵话,又拿起那本书给她教了十几页新的内容,便抱着她回屋吃饭了。
这书她整整编了一年方完成,准备等龙儿长大一点再给她当启蒙教材用,不过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龙儿两岁时竟然就能学懂了。
使团向漠北行进,但见沿途十室九空,路上行人纷纷逃难,金宋两国交战,宋军溃败,百姓流离失所,饿殍千里。
这些奇奇怪怪的动植物都是什么呀?长什么样子啊?
要不是龙儿是她亲手喂大的,养大的,教大的,王道一都要怀疑她是不是神仙下凡了。
于是在她刚收养龙儿的时候便想着要给她编这么一本书,好叫以后龙儿再学《诗经》的时候能减少一些枯燥,让龙儿的启蒙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一点。
龙儿几乎是有一种天生的过目不忘的本领,王道一指着书里的图画一个一个给她教的时候,每次教上十来个,龙儿只要跟着念过一遍,便能记得清清楚楚的。等过一个月王道一回重阳宫再来抽查复习,她也从来不会出现忘记了或者想不起来的现象。
但她即使再心智不凡也不是无师自通的神童啊,尤其是《诗经》里面有一大堆生僻诡异的动植物名称都令她背书背的头疼欲裂。
她自幼得王重阳教导,用的启蒙书便是《诗经》。《诗经》是自古而来各种典籍里显得最美丽温情的一本了,用来做小孩子的启蒙读物,既拓展知识,又修养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