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他那么多史书和试卷也不是白背、白做的。
随着那些弟弟们年岁渐大,以及老大和明珠一党逐渐起势,
他身上的压力也语气渐增,如果不是当年彻底弄服了索额图,
恐怕他早就被索额图底下那群形形色色的“太子党”给拉的,与皇阿玛之间出现隔阂,
“孤晓得了。”胤礽重重点了点头,转头又见她盯着自己看,
“怎么了?”
毓敏盯着他看了半响,终还是摇了摇头,“没什么。”
……
果然一如毓敏所言,
七月初,康熙下令发兵10万,采取分进合击的方略,
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分别由古北口、喜峰口出击,
又令盛京、吉林将军出兵西进,协同主力作战。
而后,纵使朝臣各种劝阻请命,康熙仍旧力排众议,亲率禁旅进驻博洛和屯督军。
康熙率军走了,留下十六岁的太子胤礽监国,
朝堂上下都觉得这是太子一展身手的好机会,但偏偏胤礽却并未恋权,
不仅前朝后宫所有大事小事,一切如旧,
还三天一道请安折,五天一封陈情书,事无巨细皆告知询问亲征的康熙。
康熙行军路上收到这些折子、信笺,不禁十分老怀甚慰,
觉得儿子不仅时刻挂心他这个老父亲,还不贪权,
只是儿子太粘人了也有些甜蜜烦恼,
“瞧瞧,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这点子小事,还来问朕,平日里跟着朕都白学了不成?”
梁九功哪能听不出他主子的意思,当即点头哈腰道:
“太子爷自小便深得万岁爷真传,聪慧过人,怎会真的不知其中关窍?”
“依奴才看,太子爷哪里是不懂,不过是思念万岁爷,又不敢自专罢了。”
“哈哈哈哈老滑头。”康熙爽朗大笑一声,虚点了点他的帽檐。
梁九功也立即跟着笑。
康熙心情好了,但前线战事却并太理想,
且因出行突然,又连日赶路兼水土不服,一场风寒下来,康熙很快便病倒了,
好不容易御驾亲征,却因身体原因夭折,
越想越气的康熙,身体状况愈发不好了,
大军便这样被迫停在了半路。
宫中得到消息,急的不行,连夜传召大臣与心腹幕僚(特指毓敏)商议后,胤礽决定还是亲自去探望。
“老大跟裕亲王去了前线,宫里不能没人盯着,老四留下,孤带着老三去。”
相比于宛若墙头草般的老三,他更相信做事一板一眼的老四。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