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第22(2/3)111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效率可不高。他就听东州市一个机械大厂的领导说高薪请了国外的工程师过来指导他们,结果一个问题,人家能拖一两个月。白吃白喝,事儿还多。

比她预想的快,看来系统给她安排的实力比她想的还要雄厚啊。

苏浔道,“请问电话里有说什么吗?”

李玉立微笑道,“我一开始也没想这么多。不过苏总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苏浔闻言,就只好道,“只要不给本地添麻烦就好。”

这事儿一定要上报!

哪里像苏总这样,晚上一个电话过去,早上就得到回复了。

“没错,眼光独到啊!”乔局长听到苏浔的说法,觉得可信度增加了。



这次倒是没再留在办公室旁听了,而是很体贴的出门,并且帮忙带上办公室的门。

“那边给您留了一个联系方式,是他们在港城分公司的电话。如果您需要技术和设备,就和那边联系。港城距离这里比较近,可以更好的解决您的需求。”

他一早还在想着是要等苏浔搞到技术了再上报,还是先上报,结果就接到了电话。

“当然方便。”朱总高兴道。

朱总看到苏浔回来了,就急忙过来,“苏总,刚刚九点,有国际长途打过来了。找您的。”

而且他也不再纠结苏浔话里几分真。毕竟以后苏浔是要在这里开厂的。只要人家拿的出技术和资金来,那她说的话就是真的!

些年下来成果颇丰。不过我认为,我爷爷这也是眼光独到。”

可万一遇到个性比较固执的,不愿意接受改变的。那苏浔难道就不办厂了?当然得办,到时候就可以找市里领导帮忙了。

这直接证明了,苏总在国外也是实力雄厚啊。

苏浔很满意,“多谢朱总转告消息,我现在要用电话,不知道是否方便。”

但是如果对方自己找上门接触,那就不一样了。

他亲自领着苏浔去办公室打电话。

苏浔道,“我这次初步投资只定在平安镇,所以规模不大。倒是不好小题大做。”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比智商情商,苏浔自认为比不过这些人,但是这不是还有套路吗?经历网络轰炸的时代,苏浔脑子里可不缺套路。多少前辈用成功案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自古情深留不住,只有套路得人心。

她虽然是准备在镇上去投资,可她也不知道平安镇的领导是个什么样子的,也许人家为了发展,欢迎投资。大开绿灯。那自然好。

从公安局回到宾馆,苏浔就看到了在门口晃悠的朱总了。

如果运气好到了这份上,那发财确实也不难了。

苏浔挑眉。

当时还有些震惊的。因为在他印象中,这些外国友人办事

他找到刚刚陪着苏浔从外面回来的李玉立,“玉立同志啊,你这次可立功了。招待好了这位苏总,对咱们东州市那肯定是有好处的。”

和市级领导接触,也是苏浔计划之中的事儿。比如昨天在朱总办公室打电话,以及今天大张旗鼓送锦旗。都是要让人知道她这个么个人。

“投资的事儿哪里谈得上小题大做?要是招待不周,那就是我们的工作失职了。”

在省城该办的都办了,苏浔准备去平安镇找当地镇领导探探他们的态度了。

只是她既然初期拿不出太多投资,自然不能主动上门和人接触。主动接触还不主动拿钱,显得她比较渣。

他试探的提到,“苏同志要在东州市办厂,那我们得尽尽地主之谊了。到时候我们外事部门的同志可要好好招待苏同志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