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宋市井人家 第97(2/3)111  大宋市井人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叶盏推出了一品锅。虽然价格贵,但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汤底更是浓稠到放一会就能凝固,一看就大为滋补。

她话不多,听中人说,这女子上一家主家是开蔑铺的,女子在里面帮忙,要不是蔑铺老夫妻老了干不动了肯定要一直雇佣她。蔑铺老两口作为前雇主倾力推荐这女子,还拜托中人帮她找个好去处。

旁家学叶盏做火锅就是简单做个骨汤和白汤,殊不知叶家食肆的火锅锅底极其多变,每一种滋味也极其不同,看似都叫火锅,其实滋味各自不同。

沈娥就纳闷:“说也奇怪,其他菜式连着吃几天再好吃也腻了,怎么这火锅就不腻呢?”

这两款火锅推出,食客立刻就发觉了:“怎得有新菜式?”旧有的火锅形式都没吃完呢!

第三天叶盏推出了火锅鸡,汤底是炖煮好的鸡块,汤底咸香十足,现炒的鸡块透着诱人的琥珀色光泽,上面酱汁浓郁,锅气足够。

另一个年轻小娘子,比叶盏小一两岁,性子则爽快得多,看着就是做事麻利的人,对答敏捷,叶盏便也应了下来。

玉姐儿关门算账时惊得声音都颤抖了:“如今一天净利润就能赚八贯钱。”

能得前任雇主推荐信,可见这人不错。叶盏点点头,又问她:“你可有什么要求?”

鲜甜可口,汤汁的醇香让人流连忘返。

这谁能忍得住?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也是叶盏的考虑,即使没有辣椒但我大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火锅中麻辣火锅本就只是其中一个小分类,没有辣椒并不会影响火锅文化源远流长。

叶盏便认真挑选了一番,最后挑中两个帮佣,一个是青年女子,名唤季瑛,说是本来家底殷实,奈何变成了寡妇,家里男人死了要靠她养活一大家子人,这才出来做工,因此卫生习惯不错。

“月初第一天发上月银钱。”

这种火锅虽然汤底太咸不能喝,但吃完鸡后加水煮火锅,滋味更浓郁啊!适合重口味的食客。

中人自己都心动:≈ot;我都想带我浑家一起来店里帮闲。≈ot;

接下来的天数里,菊花火锅、银鱼紫蟹火锅、腊排骨火锅、粥底火锅、猪肚鸡……而且叶盏还在继续制作糟粕醋和贵州酸汤的发酵技术,以保证在接下来的日子推出更多特色新品。

因此即使要求苛刻还是来了不少人。

如今她拓展了四块业务范围,帮忙的人却只有四人,即使叶家其他人也时不时过来帮忙,但无济于事,她们几个还是时常忙得团团转。



想了想又开口:“就是想问问第一个月的银钱什么时候发放?”

时下帮厨都是学徒性质,非但没有钱拿,还要给师傅掏钱付学费,哪里还能白得钱呢?

杜月娘思忖:≈ot;一来里头菜品点了不同,二来火锅形式本身也不同。≈ot;

那季瑛抬起头,有点萧瑟,似乎没想到雇主还会反过来询问她的,茫然后立刻飞快摇头:“没有。”

季瑛立刻点头:“好,我愿意。”说罢就要签雇佣文书。

她给的俸薪也高,每月能有一两银子。

叶盏的要求多:仅限女性、爱干净、手脚麻利、眼里有活的、有耐心。饮食业活计琐碎,没耐心还真干不下去,大家彼此都痛苦。

时代虽然变了,但百姓喜好的底层逻辑应该变化不会太大,各式火锅既然能在全国各地经久不衰,证明了火锅还是顺应大部分人的口味。

再加上卖奶油、浚糟娘子们分销的收入、蛋糕店,两人已经能算是小有底气了。

放出风去说要招人,中人自然迫不及待介绍了雇工过来,他知道叶盏不要仆从,便都是能雇佣的工人。

店里赚多了钱,叶盏计划先招一个人。

第四天是鱼火锅,大火蒸煮,奶白的鱼汤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何况叶盏如今还是本坊小有名气的厨师,先前能大方分发蛋糕的方子可见是个不会藏着掖着手艺的大方性格,跟着她学习厨艺保管能学到不少技艺。

果然叶家食肆推出火锅新品之后,生意再上了一层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