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宋市井人家 第134(2/3)111  大宋市井人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夫人眼前一亮。

奈何女儿就是不接她的招数。

果然是富贵人家,说话也这般含蓄。

宓凤娘在后面使眼色使得眼皮子都要抽筋了:这死丫头,怎么不收?!

李夫人见到叶盏立刻就要行礼:“多谢恩人!”

却是位侍女,从马车上款款下来,见是叶家酒楼,这才请叶家姐妹去李家:“我家夫人答谢两位,本要亲自上门请两位,谁知小主子受了惊吓一直啼哭,便只能派我来送礼。”

又过了一天,却是李夫人亲自来了。

玉姐儿妥帖递过花茶。

有做小吏的经验,又识字又有武艺,身上有些本事,自然不算为难。那名幕僚微微松了口气。

聊完该聊的,李大人自然还是不会出现,倒是来了个丫鬟:“大人今日突发有公务,来不及谢两位,只好备了礼物,还请二姐进府里一叙。”

李夫人无论如何都送不出去这份礼,还在酒楼吃了一餐饭,这下就更过意不去了,凭窗随意看过去,就见一个年轻后生在院子里举着棍棒练武,满身的腱子肉一看就是勤学不辍的,棍棒使得虎虎生威,便是她这个外行人都看得出来对方很有章法。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富贵人家做事如此含蓄,叶盏在心里感慨。即便是裴昭告诉了她套路,她主动设计都觉步步艰难。

听见外头一阵喧哗。

叶盏和银哥儿去李家到了外院的一侧花厅,里头书童有些歉意道:“我家老爷正巧有客,烦请等等,暂请了师爷招呼两位。”

李夫人是续弦过去的,夫君都快六十了,以后应当也无法让女人有孕,她好容易生了个女儿视为后半生依靠,女儿若是出事她只怕也活不成了。

“夫人见笑了,那是我二哥。”叶盏随意介绍,“在军巡铺待了五六年,今日正好告病在家。”

李夫人坐定后一定要叶盏收下谢礼,叶盏是拒绝了两箩筐话直说得嗓子冒烟才拒绝成功。

李家的马车很是气派,丝毫不逊色于叶盏从前待过的杜编修家。这也难怪,李大人是马军司都指挥使,人称马帅,虽是五品官但手握权柄,妥妥的官家亲信,家里自然也家底殷实。

两边推脱了半天,叶盏无论如何都不收礼,侍女只好作罢。

那文吏说话很有章法,先是问叶银的过往在军巡铺的经历,又是拿些武艺考量,甚至兴致来了还跟他切磋了几招。

室内有位中年男子,看着是一位中等文吏的模样。便看似不经意跟两人搭话,主要是跟银哥儿。

婢女拿了一盘谢礼上来,里头有银锭子、上好的绸缎、土产等物。叶盏赶紧摆手拒绝:“夫人,孩子安然无恙我便足矣,哪里敢收礼?”

这回才是叶盏进了内庭,行了礼,李夫人便笑:“原本打算我们夫妻宴请恩人,才请了你家哥哥同来,谁知老

第二天李家便来人去请叶盏:“我家老爷夫人想请你过府一叙。”又特意叮嘱一句:“烦请带上家里二少爷跟车护卫,到时宴请也方便。”

人家这是来报恩的,你不收下,岂不是让人家欠你一个人情?!再说那明晃晃的绸缎,一展开半个酒楼都被闪花了,拿来给玉姐儿添妆岂不体面?

回去后就跟夫君软磨硬泡,求来了个机会,她是续弦,青春动人,丈夫自然是有求必应,再加上也不想欠人什么,便答应了让自家幕僚看看情形。

如今看来这人还算进退得当,提拔他也不算出格。

还问叶银识字与否,跟他问了些学问上的事。

原先还当夫人送来的是一名不学无术之徒,那老爷可是叮嘱过便是让夫人不喜也要拦住此人。

“识字,这两年每日夜里都随我们兄妹看书,虽然做不得词诗,但读是读得了的。”叶盏微微攥了一把汗,要将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并不容易,她甚至在墙上挂了一副二哥画的雪中狩猎图,为的就是吸引李夫人主动提起话题。

原来是同胞兄妹,李夫人称赞了两句谢家宝树,又忽然想起一遭:“你二哥识字否?”

叶盏赶紧扶她起来:“夫人何必如此,不过是举手之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