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22(2/2)111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今不会再有人上门找老师的麻烦了,她想挣点钱去治腿。

看来,时局是在发生重大变化了啊!

所以这时候大家还是战战兢兢的。

高老师是拄着拐杖出去接电话了。

“他们说到时候看我提供的翻译稿件的质量再定。如果质量过关,千字暂定3-5元。”

新生代完全没有途径去学习的。

也就一年前恢复高考,华国大地上才重又有了英语课。

但是很多人还是跟惊弓之鸟似的。

这孩子是干完厂里的活儿就过来了啊,都没等元旦之后再来。

但是她需要钱,非常需要!

外文出版社准备出版一些刊物甚至可能是翻译小说。

但只学了一年,要做翻译还差些火候。

懂英语的人如今可不好找,万里挑一都未必有。

这个诱惑太大了!

就平时她的工资也全花在了治腿上。至少买些药让发作的时候好过些。

而且,有海外关系之前十多年是原罪,谁也不敢私下学外语的。

高老师摇头,“他的事还没有确信。但既然那十年最难的日子都熬过来了,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好的。估计他们爷俩离回来也不远了。我要跟你说的是另一件事。”

痛起来的时候如果已经没钱了,也只好硬忍着。痛苦极了!

她的腿还有得治,只是没钱而已。

“前几天有一个老朋友来找我了。他是外文出版社的编辑,说是要找一批英语好的人翻译一些文章、书稿。”

要不是还想等着那爷俩回来一家团圆,她搞不好被斗了,都不想活的。

的。

“于朵——”

但如今矮子里拔高子,她就算不错的了。

回来看到庭院里泡着床单、被套这些,大门也敞开着,就知道是于朵过来了。

这会儿虽然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的口号已经喊出来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高老师这面带微笑的样子可真是少见。

学英语的那会儿就是凤毛麟角。

这十年不但高老师,就连周老师他们也都被自己的学生斗过。

50年代起华国人去留学基本就是去毛熊国,那学的是俄语。

高老师走进来,“你这孩子,也没说在家多歇歇就跑来了。来,你坐下,我有件事和你说。”

于朵拿着抹布迎了出去,“高老师——”

于朵印象中,自从她调到子弟校一直面带轻愁。

不然她一个孤老太太自己用一份工资,其实用不完

高老师的英语是师丈教的,跟当年把英语用成了第二母语的师丈比肯定不如。

高老师不是不怕事,她也怕!这条腿就是前车之鉴。

书房外传来拐杖一下一下敲击地面的声音。

目前还在筹备阶段。

陡然这么眉飞色舞,于朵还不太习惯呢。

“什么事?”

毕竟过去十年这类人被整得太惨了。

尤其是师丈和师兄去劳动改造、她自己的腿也被打坏之后,就更是一脸愁苦。

她那个老朋友想来想去,又要懂外语、又要人在北京方便沟通。

她一边抹着桌子,一边想着:这就是新闻里说的拨乱反正了么?

但因为拖着一条伤残的腿,那就买药都不够钱了。

后来就连俄语也不让学了。

文单词,如今又没开英语课。

一开始高老师也犹豫,怕又卷进是非里。对方在讲了政策之外,还用治腿诱惑她。

就把高老师想起来了。

于朵扶她在旧沙发上落座,“是师丈他们要回来了么?”

还得要敢吃螃蟹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