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731(2/2)111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有钱真的可以解决生活中90以上的困难。这是于朵这两年多的切身感受。

常家人是二战后才出国的。

伦敦如果可以从无到有,于朵许他10。

嗯,于朵的电器行通常是紧随其后。国庆会在苏杭开分店。

这一条于朵是和他沟通清楚了的。

肯定会比去东京难多了,但东京老蔡就5的分红。

但那是在华国,外国游客本来就没抱太高期望。所以只要卫生搞得好、车子旧一点就旧一点了。

两年前旅行社在北京起步的时候,于朵租面包车接送过客人。

譬如樱花国、南棒以及t湾。但欧洲,常氏并没有开过去。

在东京,有常氏处处行方便。车子、房子、写字楼处处或借、或租。

但最关键的汽车,必须装饰成和国内、东京统一的样式。

财务问题无小事,这是能直接让于朵资金链断裂的数目。先小人、后君子!

至于费用,估计至少要准备个一百万人民币起,多多益善。

于朵是计划让老蔡国庆之后就常驻伦敦了解情况以及筹备。

他就一个女儿,留在国内也是让于朵放心。

1973年9月7日,巴黎到北京的航线开通。

这样才不会显得像草台班子。

前两年于朵做初步规划的时候,北京和伦敦的航线还没有开通。

一百万在平均月工资四五十的当下,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而且,国内常宁还在努力打通关系,要往成都、洛阳、开封等历史文化名城去开旅行社。

至于说语言不通,可以招留学生、当地人,还可以派有语言天赋的人过去脱产学三个月到半年。

这不是太大的问题。

就把迈出第一步的目标转到伦敦。

1966年9月20日,巴黎到上海的航线开通。

从语言和能否直飞的角度,于朵和老蔡商量的是先去伦敦建立分社。

老蔡也很乐意去打前站。

这是华国和西方最早的通航航线。

所以最好能在国庆前他们就开始申请银行贷款。

国内部分15,是因为那时候的老蔡不可或缺,提高股份分红留人。

所以钱真的不能准备少了。

常宁是不负责日常营运的,他的任务是打通华国国内各地人脉关系。

让旅行社开过去不至于被吃拿卡要。20的分红,给他不亏。

当然得等一切上正轨、甚至是在赚钱之后。

如今从国内去这两个国家都非常的方便!

但后来经济条件稍微好转,于朵也没干过这种事了。

这次到伦敦,其实算是旅行社头一次直面出国做生意的难处。

所以1978年公派留学出国的那50个人,就是从北京飞巴黎,然后再转机漂亮国。

所以她手头真的挺紧的。这次主要就是想从银行贷款去伦敦。

,肯定是重点打击对象。

那会儿她规划的西方世界的第一站是巴黎。

但如今既然北京和伦敦也可以直航,英语导游人才就要好找得多了。

日不落虽然现在不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老大哥,但毕竟曾经是。

是他一直憧憬的西方式的政治、文明。

但伦敦,常氏也没有分公司。就只能让老蔡赤手空拳的去了。

去年1980年11月13日,北京和伦敦之间也有航线了。

办公室、住宿这都是少不了的。这二者还可以用租的。

他准备等旅行社上了正轨,就把女儿送去伦敦上学。

他们不会往刀口上撞的。

从于朵的角度说,他如果把女儿一起带出国,还拿着一百万,万一卷款私逃了怎么办?

如今走出国门,当然不能把脸丢到欧洲去。

他们开设跨国分公司的地方,除了漂亮国本土,主要就是这三十多年依附漂亮国的国家和地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