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大明第一首辅 第1000节(2/3)111  大明第一首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江芸芸笑:“那殿下怎么还不去休息。”

&esp;&esp;至于大同的总兵,将军不是上升一阶,就是被金银封赏,一时间,边关跟过年一样,朱厚照在军中地位稳固。

&esp;&esp;王鏊和她四目相对,然后呐呐摇头:“那,那不会的。”

&esp;&esp;去年果然一滴雨都没有,秋收直接断绝,虽然有粮仓救济,但今年入了春也没有降雨,粮食终于不够吃了。

&esp;&esp;“和你们商量你们就同意?”江芸芸反问。

&esp;&esp;此事一出,王鏊忍不住冲到……江芸的官署。

&esp;&esp;但很快众人也没精力搭理这些事情了,原是淮安、扬州大饥。

&esp;&esp;杨一清直接改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有对左右说他与郭子仪不相上下,当真是文武第一人,但这里面还有一个要点,就是这事杨一清第三次被任命总制三边军,此后以尚书身份担任边疆大臣的惯例,从这里开始。

&esp;&esp;一月后,巡抚都御史丛兰、巡按御史成英请求,准截留苏、松漕运粮十万石以及轻斋银七万二千余两,凤阳、扬州储库事例银六千一百余两,救济淮安、扬州等府饥民,陛下同意。

&esp;&esp;江芸芸想了想,昧着良心安慰道:“许负,一个相术家,不是也被封为鸣雌亭侯,奚涓之母在奚涓死后,其母先是被封为鲁侯,后改封为重平侯,还有,萧何去世在后,其妻继承了酂侯的爵位,你看也不是就单单是我妹妹以女子之身封侯的。”

&esp;&esp;扬州周家为此大门紧闭,关闭了所有的店铺。

&esp;&esp;朱厚照大怒把上折子弹劾的人全都或贬官或罢官,哪怕这里有不少是江芸提拔起来的人,还直言朝廷上是不是有人对他不服,这才口出狂言,惊得首辅王鏊亲自前往告罪。

&esp;&esp;深夜,江芸芸在内阁看着扬州的折子忧心忡忡,二皇子朱厚炜不期而至。

&esp;&esp;王鏊缓缓闭上眼,脸色灰败。

&esp;&esp;“真不知道。”

&esp;&esp;民间传闻是扬州有人遭了天谴,故而扬州降下大灾,从而牵连南直隶。

&esp;&esp;乐山回去没多久,就传回信来,原是周笙正儿八经得了良民户籍后,本打算去兰州的江渝留了下来,原是打算改姓,改成周渝,信件传过来第三日,陛下突然开始大肆封赏这次九边的功劳。

&esp;&esp;——很有道理,但又感觉没什么道理。

&esp;&esp;——这可真的要完蛋了啊。

&esp;&esp;“你,当真不知?”王鏊犹豫,惊疑不定。

&esp;&esp;三日后,陛下下诏蠲免南直隶凤阳、淮安、扬州三府、徐、滁、和三州所属被灾州、县税粮。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江芸芸叹气,她也很头疼,之前已经劝过陛下了,陛下虽然不服气,但也没反驳,以至于他当时转移话题的时候,她也没当一回事,只当是小孩之话。

&esp;&esp;“兵科都给事中汪元锡奏言,言天下只可以理治众,以利治国,不可以恃势夺人,又说陛下不以

&esp;&esp;但这次旨意的最后一道圣旨则是要把这次在大同战事上救了他一命的周渝封为北平伯,专管九边蒙古和汉人的贸易冲突之事。

&esp;&esp;“殿下。”江芸芸惊讶起身。

&esp;&esp;“这不就得了。”江芸芸心平气和,“所以先斩后奏啊。”

&esp;&esp;王鏊面无表情:“那是汉朝的事情,也管到我大明了。”

&esp;&esp;“女子封侯,那是大明第一例啊。”王鏊叹气,“陛下怎么也不和我们商量商量。”

&esp;&esp;“坐吧。”朱厚炜大步走来,“我看这里还亮着灯,我就知道你还在之类。”

&esp;&esp;—— ——

&esp;&esp;“但陛下很喜欢汉武帝。”江芸芸又说。

&esp;&esp;王鏊悲愤:“我真的想回家了,江其归,你能不能一口气到五十岁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