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周氏轻轻叹了口气,又道:“前儿听说,甄家四爷养了外室,难为凤丫头还在老太太跟前笑得出来。”
边老婆子喝酒,打翻了烛火惹的事,还好没闹出去。”
&esp;&esp;大儿媳周氏微微皱眉,眼中带着一丝探究,说道:“瞧着这凤丫头像是对她那表亲妹子有很大的怨气似的。”
&esp;&esp;平儿想起近日府上那些污糟事,那薛家就算是奶奶的表亲,但素日里奶奶对宝姑娘是什么态度,对薛家又用了什么法子,大家都看在眼里。
&esp;&esp;平儿坐在一旁,心疼地给她揉着肩膀,想起今日凤姐故意演的那一出,不禁叹了口气,轻声说道:“奶奶何必在旁人家说那些。”
&esp;&esp;红楼原本
&esp;&esp;说着,她突然转身看向平儿,追问道:“你心里不痛快?”
&esp;&esp;就说薛家那边喝酒烧了屋子的事,与凤姐根本没有关联,可没来由王熙凤也要被家里的四爷一顿奚落贬损。
&esp;&esp;上面太太们说话也难听,王熙凤都快郁结成疾了,何必还给薛家留那么多体面。
&esp;&esp;史苗心中暗自思忖,原来是做了亏心事,而且这亏心事还不小,烧了好几户人家,看来薛家是不得不走,留都留不住了。
&esp;&esp;在平儿看来,薛家的事也罢,和荣国府本就不相干,说得多了,反而显得凤姐像是个长舌妇,又要落下个不好的名声。
&esp;&esp;二儿媳关氏连忙搭腔:“如何能没有怨气?听说那位宝姑娘给她家爷们塞帕子。”
&esp;&esp;多年媳妇熬成婆以后,两个儿媳的心思也愈发多了起来。
&esp;&esp;史苗听了,心中一惊,却又觉得似乎在情理之中。
&esp;&esp;那边凤姐回到甄家,给家里长辈送去荣国府的还礼。
&esp;&esp;王熙凤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我愿意说,说了奶奶我心里痛快!”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想到这儿,平儿便也不再相劝,只是轻声说道:“奶奶心里舒坦就好……”
&esp;&esp;薛蟠已死的传言先前就有好几个版本,史苗听了,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也不敢肯定王熙凤说得有几分真话。
&esp;&esp;隔着几重院子,凤姐自认为还是沾到了国公府老太太的光,心中颇为自得。
&esp;&esp;既然提及薛蟠,众人不免又讲到教养儿孙修身养性上。王熙凤该说的已经说了,她心里明白,若是再提太多,反而显得薛家那娘儿俩多重要似的。
&esp;&esp;凤姐满脸得意,继续说道:“走了,先前她哥哥犯法那桩事,想来老太太也听过,听说出海人没了,我那姨妈伤心得很,只想回乡去,看一看儿子埋在哪里。”
&esp;&esp;她在这边玩乐了一阵后,史苗又让人预备了给甄家的回礼。王熙凤满心欢喜,哼着小曲儿,高高兴兴地坐着马车往家去。
&esp;&esp;史苗听见二人如此说,微微一怔,心中涌起一丝维护凤姐的念头,说道:“隔着几重院子,谁说得清楚,人已经走了,旁人的家事,今后就不要议论了。”
&esp;&esp;却不想,凤姐走后,一贯在史苗跟前说话谨慎的两个儿媳妇,竟然你一句我一句,像唱‘双簧’似的议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