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笔钱,想必端王会很乐意出。
&esp;&esp;霍翎找来无墨:“你去厨房拿一碟梅花糕,送去给端王。”
&esp;&esp;“这么快?”霍翎都被他的动作惊到了。
&esp;&esp;前几日在军营里,霍翎亲口对端王说她需要一些时间缓缓,所以这几日端王都没有来找过她,只是每天雷打不动让人送来四箱礼物。
&esp;&esp;端王看到那碟梅花糕,立刻明白了霍翎的意思。他放下手头的事情,快步走进西院时,霍翎正站在窗边题春符。
&esp;&esp;要是经由戏班子演出来,效果绝对会更好。
&esp;&esp;中午,方建白就带着墨迹未干的话本来找霍翎了。
&esp;&esp;方建白始终注视着她,听到最后,笑着点头:“这并不难,我会尽快落实这些事情。”
&esp;&esp;霍翎也没和端王客气,送来多少就收下多少。
&esp;&esp;霍翎却道:“这笔钱,我们不出。”
&esp;&esp;霍翎指了指县衙主院方向:“让那位惩恶扬善的青天大老爷出啊。”
&esp;&esp;像极品火狐毛这种难得的东西,以前霍翎只能沿着斗篷帽沿缝上一圈,现在已经可以全用火狐毛当材料,给自己和无墨各做一件斗篷。
&esp;&esp;题春符用的毛笔,远比一般的毛笔要粗,但她依旧运笔如飞,一气呵成。
话本写好了,请说书人在燕西各大酒楼说一身,再多请几个戏班子排这出戏。”
&esp;&esp;方建白道:“只要钱给得够,一切都好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霍翎:“不用,他会明白的。”
&esp;&esp;“过年期间,让戏班子每天都在街面上演两场,正好给咱燕西的老百姓添些热闹。”
&esp;&esp;霍翎摇头:“你已经做得够多了。”
&esp;&esp;三人又针对话本的细节聊了聊,方建白匆匆离去。
&esp;&esp;而且有端王襄助,这个故事绝对能在最短时间内风靡整个燕西。
&esp;&esp;“写得可真好。”霍翎道。
&esp;&esp;端王暗赞一声,心下思索着如果是自己的话,会如何对下联。
&esp;&esp;霍翎接过话本,快速翻了翻。
&esp;&esp;端王放轻步子,站在霍翎身后,一眼就看到了春符的上联:千秋大业千秋颂
&esp;&esp;无墨:“就只送糕点,不用带话吗?”
&esp;&esp;翌日上午,霍世鸣和孙裕成向端王请辞,从县衙搬回军营。
&esp;&esp;
&esp;&esp;方建白也没有坚持:“那我就回军营了,姑父那边也离不得人。”
&esp;&esp;礼物确实是以箱记的。何泰堆放在榷场的货物,全部都被端王接手了。
&esp;&esp;好有气
&esp;&esp;也不知道方建白是从哪里找的人,写出来的话本不仅通俗易懂,还妙趣横生,不时看得人会心一笑。
&esp;&esp;“你满意就行。”方建白问,“需不需要我去联系说书人和戏班子?”
&esp;&esp;霍世鸣哈哈一笑:“是我想岔了。”
&esp;&esp;总不能什么都不付出,就白白捞到一个好名声吧。
&esp;&esp;霍世鸣望着方建白的背影,心下忍不住一叹,扭头对霍翎道:“让戏班子连着演半个月,需要的钱怕是不少,也不知道咱们家那点银子还够不够。”
&esp;&esp;魄的上联。
&esp;&esp;霍世鸣愕然:“那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