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 第23节(2/3)111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出版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esp;&esp;王凤恍然大悟,马上接受了汉成帝的挽留。王章事实上被汉成帝“出卖”,他很快遭到弹劾,理由是推荐冯野王属于“阿附诸侯 ”,揭张美人的事情“非所宜言 ”,不合体统。王章被下狱,罪名定为“大逆”,死于狱中,妻子和女儿等家人被流放到广西合浦 41 。

不轻,王政君看了之后哭得吃不下饭去。汉成帝马上把与王章的约定抛到脑后,坚决不允许王凤辞职。事实上,王凤这次是真的恐惧,一度真想就此辞职保命,但杜钦却劝他万万不可,这个权力一旦交出去,可就自身难保了。

&esp;&esp;倒是有两个人,年龄已二十几岁,也都很懂事。一个是外甥淳于长,人很聪明,现在是黄门郎,与皇帝关系甚好;再一个是侄子王莽,人很严谨,还没有出仕。这两个人在王凤患病期间,都是时时服侍,亲尝药汤,日夜不休。特别是王莽,恨不能一刻不离,连月没时间换衣服,蓬头垢面,堪称纯孝。

&esp;&esp;至于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等人,在王凤眼里既缺乏历练,能力平庸,又奢侈腐败,不足以成事。王凤留意的是在与王章对抗中精明强干的堂弟王音,他宁可舍弃同父的弟弟们,选择对自己恭顺如父的堂弟王音。

&esp;&esp;冯野王听说后,被这无妄之灾吓得病倒了。但王凤连他也不放过,罗织罪名要免冯野王的官。杜钦很仰慕冯野王,向王凤求情,然而王凤对这件事却不再听从,最终冯野王被免官,几年后去世。

&esp;&esp;按照齿序,应该由王谭来接大司马的班。但是,王谭与王凤感情一般,而且王谭为人很有性格,不奉承王凤。所以,王谭虽有能力,但王凤不会让王谭接班。

&esp;&esp;在这个过程里,王政君除了以母亲的身份对汉成帝施加影响,没有真正参与到权力争夺中,在对待定陶王的事情上可能还跟王凤的想法相左。总之,王氏家族虽然以王政君为核心,但真正为其创立基业的是王凤。

&esp;&esp;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秋,王凤病笃,汉成帝和王政君分别到王凤府邸看望。在给汉成帝的遗言里,王凤一是极言王谭不可用,二是死保王音足以接班,三是下一代里有几个不错的,如王莽、淳于长等,请皇帝和皇太后留意照顾。这三件事,汉成帝和王政君一一照办了。王凤辅政十一年去世,御史大夫、车骑将军王音越过几位堂兄接替了大司马

&esp;&esp;6建构世系

&esp;&esp;至此,勋旧外戚、诸侯王、敢于挑战他的外朝大臣,均被王凤以权术一一击败。王氏家族终于全面掌权,后生子弟也开始占据朝廷内外的许多职位。公卿士大夫见识到王氏家族的实力,或是自保,或是投靠。王凤虽然机心弄巧,心狠手辣,但他对皇室忠心耿耿,对底下的官员不乏识人用人的眼光和雅量,除了杜钦,成帝一朝的不少名臣如陈咸、朱博、陈汤等,都是被王凤所擢拔重用,包括向王凤发难的王章。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王音之后呢?更长远地说,自己这一代人都去世后,下一代呢?王氏家族的下一代们大多数年纪还小,而且一味竞逐奢侈,斗鸡走马,筑豪宅,养姬妾,成了纨绔子弟。年龄大些的,王谭的几个儿子王仁、王闳还不错,严谨认真,可惜性格都随他们的父亲,对王凤并不奉承,桀骜难驯。

&esp;&esp;在病榻之前,王莽和淳于长进入了王凤的视野,成为王氏家族下一代的种子选手。

&esp;&esp;王凤没有对皇帝撒谎,他的确已经病入膏肓。

&esp;&esp;所以,权力虽然稳固了,但身后怎么办?王凤要确保至少汉成帝在位期间,权力能够始终掌握在王氏子弟手中。可叹自家兄弟里,同父同母的兄弟成安侯王崇死了,异母弟里年龄最大的王曼也死了,目前还活着的都是异母弟弟,按年龄排序,分别是平阿侯王谭、成都侯王商、红阳侯王立、曲阳侯王根、高平侯王逢时。此外,还有叔叔家的堂弟王音,但尚未封侯。

&esp;&esp;以前没有特别被王凤重视的堂弟王音,因为这个事件于第二年也就是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被拜为御史大夫,位列上卿,成了王凤属意的接班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