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郗月明自始至终没有回头看一眼。
&esp;&esp;自己终于能离开这个囚笼了。
&esp;&esp;第2章 和亲(一)她终于能离开这个囚笼了……
&esp;&esp;窗外纷扰未断,有人称颂新帝兄妹情深,自然也不乏二皇子党浑水摸鱼,斥责和亲之举太过软弱。
&esp;&esp;二人你来我往,左不过得先帝一句荒唐;可郗月明前前后后定了八次亲,却次次没有好结果,早在和亲前,就有“克夫”之名流传于世。
听,整个殿内就响起了难以置信的议论之声:
&esp;&esp;永盛元年,番邦来觐,訾陬汗王遣使议亲,帝允。同年,三公主封元安公主,携随从数千、金石绸种无数,赴訾陬。
&esp;&es
&esp;&esp;殿内诡异地静默了下来,片刻后才有人讪讪开口:“也好,也好。”
&esp;&esp;有言她母女兄妹缘浅,母亲兄长一朝身居高位,她却落得个和亲的下场,实在可惜;
&esp;&esp;有言她身在局中看不破,毕竟不是亲生女儿,最终被用来给亲生儿子铺路也不奇怪;
&esp;&esp;当然,议论最多的还是她自己。
&esp;&esp;坊间有言,元安公主和亲之日,红绸千里,彩乐震天,添妆送亲队伍绵延数里不绝。訾陬汗王派三千勇士前来接亲,铁骑开道,声势不凡。
&esp;&esp;和亲该不会是皇上和公主商议好的计策吧?那訾陬汗王该不会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吧?
&esp;&esp;郗月明并非头一次定亲。当初贤德二妃争储,宋贤妃企图用她的婚事拉拢朝臣,赵德妃则是百般阻挠,甚至故意指些歪瓜裂枣,以期通过折辱她来打压宋贤妃。
&esp;&esp;天远地阔,自有方寸之土收容己身。她即便是死,也要死在远离云郗的地方。
&esp;&esp;先帝初有凌云之志,然才资中庸,良策难行,后耽酒色,积患成疾。庸言怠行,尽伤子女。
&esp;&esp;更有甚者,提起了她从前的婚事。
&esp;&esp;宋太后屈尊临驾,赠财宝不知凡几,皇室众人尽数前来,即便是贵为九五之尊的新帝郗言御,宣旨遣送送亲队伍之后,仍策马亲送十余里。
&esp;&esp;宫闱秘辛,实非他们能插手的。众人胡乱附和了几声,无非是“卧薪尝胆”、“休养生息”、“小不忍则乱大谋”之流。执笔史官坐回原位,心思郁结,默然良久才继续写道:
&esp;&esp;她不知道訾陬汗王会不会死,但郗言御的皇位坐得可不稳当。而自己,从和亲车队驶出云郗都城开始,就不再是那一方天地中的囚鸟,一切的一切,都跟自己无关了。
&esp;&esp;郗月明忽然笑了两声。
&esp;&esp;“公主?”
&esp;&esp;“和亲人选也定了,不出意外,应当就是三公主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甚至在确定和亲后,一贯以骁勇著称的訾陬汗王也十分应景地从马上意外跌落。这更令云郗群臣议论纷纷:三公主身上,指不定真有什么门道。
&esp;&esp;鸿禧二十四年,帝煦驾崩,长子郗言御即位,改年号为永盛。
&esp;&esp;守在马车门口的侍女听见笑声,担忧地喊了一声。
&esp;&esp;“陛下已经着人去与訾陬商议和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