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秦玅观缓缓开口,视线扫过神情各异的大臣:众卿可有异议。
玅观逆着光回眸,姣好的面容隐于旒幕之中,睥睨低处:
&esp;&esp;沈长卿抱着象笏,低垂着眼眸不知在想些什么,显得很安静。唐笙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esp;&esp;陛下,臣有本启奏!蓝袍大臣举高了笏板,语调激动。
&esp;&esp;秦玅观坐下了,唐笙仰头看她,脑海里那个眼眶微红的人消失得无影无踪。不过几丈远,唐笙却觉得这个人离她很遥远很遥远。
&esp;&esp;辽东雪灾,流民十万,昨日内阁陈奏对策,想必众卿有所耳闻。
&esp;&esp;脑袋昏昏沉沉的唐笙跟随仪驾,情绪也被着肃穆的氛围感染。秦玅一国之君的身份在此刻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esp;&esp;说。秦玅观看向他。
&esp;&esp;秦玅观手中的念珠轻轻转动,思忖片刻,她道:一百万两恐怕不够。
&esp;&esp;今年辽东守备军过冬赶制的那批棉服用来赈济灾民,倘若有军士想要补制棉服则由当地府库拨银。秦玅观继续道,救济粮由临近未遭雪灾的州府拨出,再由朝廷统一调拨一批快马加鞭送去。
&esp;&esp;唐笙听得仔细,在心里称妙。秦玅观虽然看着年轻,但着实有两把刷子。
&esp;&esp;她随着群臣起身,借助高度优势看向远处的朝臣。整个队列有老有少,可她只认得站得靠前的沈长卿。
&esp;&esp;陛下驾到
&esp;&esp;随朕早朝。
&esp;&esp;这本是官场人尽皆知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极少有人拿到台面上讲,秦玅观偏偏这么做了。
&esp;&esp;偌大的宫室内,众臣高呼万岁之声回荡许久。秦玅观一步一步迈向丹墀,于高处睥睨群臣。
&esp;&esp;银两从户部拨下去,再经层层剥削,最后送到灾民手中的又能剩几个铜子?秦玅观迎上众人的视线,目光仿佛洞察了一切。
&esp;&esp;守军用的棉服是统一制色,上面缝了忠勇二字。将这批衣服拨给灾民就意味着府库官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esp;&esp;秦玅观上朝必经之路上的积雪早早清理干净了,舆车平稳驶过,明黄色的流苏迎风飞舞。高墙下,彰显身份的仪仗浩浩荡荡地开往宣政殿,整齐的脚步声在宫道回响。
&esp;&esp;除此以外,督察院和内侍省都派人去。囤积居奇倒卖赈灾衣粮者一经发现,当即枭首示众。
&esp;&esp;朝臣诧异抬眼,唯独沈长卿阖目。
&esp;&esp;陛下,您的意思是?户部侍郎斟酌着开口。
&esp;&esp;第7章
&esp;&esp;何为君主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忖度万事,主一国沉浮。
&esp;&esp;辽东入冬来天灾不断,流寇横行,关外的瓦格虎视眈眈。当地府库存银不多,倘若从国库放银,少则八十万两,多则一百万两。如此,开年拨给辽东守军采购军械的银两就要不够了。如若瓦格乘机攻城,恐怕守军难敌呀。
&esp;&esp;宣政门下,百官早已恭候多候。秦玅观换乘步辇,由宫人抬着经过刻纹精巧的丹陛石。仪仗与护卫从石阶两侧依序行进,铺成广阔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