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2)111 墨香之家
登记的人刷刷几笔填写完毕,抬头看着后面的芦苇。
下半夜过了一半,终于轮到他们领粥了!
总共设了十个粥棚,每个粥锅跟前围了三十来个强壮的士兵,士兵手里拿着锋利的刀,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护着粮食,保证粥棚能顺利的煮好。
骑马过来的士兵声嘶力竭的呐喊着,原本拥挤踩踏的流民们,突然安静了下来。
一觉醒来已经是傍晚了,出来推晒干的土胚进屋,看见好些人走动说话,有的人一脸欢喜,有的则是一脸的死气沉沉,原本荒寂的村子因为这些人的走动,开始变得有人气起来。
“叫什么名字?居何地?家里目前尚有几人?是男是女?”府衙师爷哑声问道。
“有吃的了!有吃的了!”难民们激动的欢呼起来。
“吩咐人去城外搭棚设粥,另,下通告,遣返难民回归属地,以府城近郊设百户为村,村居落户尽快拟定里正结保造册入籍,所有良田耕地务必细致准确登造。”
“村里领粥的人回来说的呀!他们当时登记的时候说不出村名字,比划了俺们住的村子样貌,有个差爷拿出来地图查了下,告诉他们叫柳林村,”徐仲林闻声解释道。
“你怎么知道我们住的村子叫柳林村?”芦苇看远离了人群,小声的询问徐仲林。
登记的人挥挥手,“下一个。”
“不是呀!他们是回自己的家乡去,官府中午来村里通告了,俺们逃难的人可以回家乡去了,不愿意回去的,也可以在这里落户,不过家里超过三个男丁的,要去府城当兵丁用,”棒槌扭头看着人说完。
人群里的惨叫声不绝于耳,不少人在挤来挤去中没了人样。
“明白了大人,学生这便去着手办,”师爷得了令,拿着册子带人去了偏屋拟通告。
“排了一夜队,就给了这么点?”佟母晃了晃碗不满的说道。
原本嘈嘈叫的人群,刹那安静的掉根针都能听到,见难民们被震住了,出来好几个士兵开始维护秩序。
为什么要领粥?为的是不突出佟家的特立独行,别人听了领粥,恨不得全家都去排队,你家不去领这不明眼告诉别人,你有吃的吗?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他们这是去领粥?”芦苇指着人问棒槌。
“我叫佟芦苇,目前具定城郊柳林村,家余剩三个妇人,一个六岁男丁,”芦苇简单明了的说完。
粥是一碗水多米花少的粥,并且每人只限定一碗,还要登记名字,因为不是每天都可以来领粥的,每家两天领一碗粥,缺吃的并不是特指难民们,官家也没有粮吃呀!
“芦苇,城门口开设粥棚了,你要不要去领粥回来?”徐仲林来到佟家门口问道。
“去!”佟芦苇闻言官家设粥,她想都没想的拿碗出门,跟徐仲林朝府城门口跑去。
跑半路看龙一样的队伍,有增无减的还在增加人,她急忙上前两步,跟在人群后面排着队,两人排了傍晚到上半夜结束,才排到城门口看到点希望。
徐仲林看着碗里照人影的粥,扯了扯嘴角小心的用袖子盖好,跟芦苇往回走。
况。
衙门的士兵骑马狂奔去了城门口。
府衙大人背手来回踱步了半天;
“都排好队,要是有人趁乱惹事,我手里的刀可不认人,”领兵的一个银袍小将,一脸煞气的看着人群说完,手里笨重的刀对着地狠狠垛下去,一块很厚的石头瞬间四分五裂开。
他们没听错吧?府台大人要搭棚给吃的了?看着城门口来回五六个人喊,涌进来的人一股脑的又朝外挤去。
“府台大人有令!府台大人有令!城外三里空地,设十日粥棚搭济,城外三里空地……”
“就这么点还有人排不上呢!阿娘做吃的了吗?”芦苇打了一个哈欠,一天一夜没睡困死她了。
人群从一盘散沙,到一条长长看不到头的队伍,缓慢的前进着领粥。
“做了,”佟母小声回道,给大女儿端了一碗黑乎乎的饭来。
芦苇躲去角落狼吞虎咽的吃完,空碗放旁边去,进屋里倒下便睡了过去。
“回官爷,俺叫徐仲林,目前居定城郊柳林村,家里尚余六人,两个孩子、三个妇人,一个男丁,”徐仲林给了芦苇一个眼神,而后老实憨厚的回答道。
看城里的难民们如潮水般退去,府台兵营来了不少士兵,他们手里抬着煮粥的用具,出城门到空旷的地方架锅烧水煮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