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晚钟 第11(2/3)111  晚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老板挠着头讪笑,一面说着“哪里哪里”,一面却又骄傲地道:“洋学堂的女学生呢。”

一踏进店堂,他看蕴薇正坐在柜台后面小心翼翼地翻看着账簿,便温和地道:“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去问我婆娘,她在后屋。”

说着话,一个挎竹篮的老太太掀门帘探进来,陈老板忙迎上去:“周妈妈,今朝来得正巧!昨儿个新到的粳米,细白得很,您老人家最爱的那种。要来两斤尝尝吗?”

他只看了一眼,就一声不吭地转身走。

阿宝正在后院和王大一起整理麻袋,王大见四下无人,压低声音好奇地问他:“小兄弟,我听说上海码头那边,都是各种帮派在管事,你”

临近收市,陈老板和王大去后院清点新到的一批米,陈婶子则回家准备晚饭。店里只剩下阿宝和蕴薇在收拾前铺。

周妈妈掏出四角钱,蕴薇利落地找回一角二分。

陈老板和王婶子都愣了一下。

说到这里,她突然停顿住,低着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账本边缘。

他应声走到仓库门口,只见几大袋已经过好称,包装完毕的米面堆在那里,旁边停着一辆老旧的小推车,车轮松动得厉害。

阿宝把米缸封固好,正用笤帚扫地上散落的米粒,看蕴薇埋头认真地清点着一天的账目,那副得心应手的熟练样已与她早晨初来时的小心翼翼判若两人,他忍不住微带嘲讽地道:“不愧是票号里长大的杜家三小姐。”

陈老板看着,忍不住对一旁的王婶子小声说:“这小子倒细心。”

王婶子本来正在柜台后帮蕴薇称小份的米,一听见大主顾来了,也赶忙出来招呼。

周妈妈笑眯眯地点点头:“好嘞,我就是来买这个的。上回那米煮出来的粥,我们老头子吃了直夸。给我来两斤吧。”

周妈妈接过找钱,啧啧叹道:“这小娘鱼新来的?真俏啊,算珠子都不拨一下就能算准找钱。陈老板,你这回可是捡着宝了。”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管事只一点头:“你给我来二百斤上等米,还有五十斤粳米和三十斤杂粮。”

阿宝停下扫帚,半开玩笑道:

阿宝打断他:“我不混那些。”王大还欲再问些什么,忽听陈老板从仓库门口喊道:“阿宝,快来帮忙!这批米要送出去了。”

:“混过一阵子。”便继续干活。

王婶子点点头:“手脚麻利,是个能干活的人。”边说着,她看着他那头灰发,却又悄声补了一句:“不过,咱们还是得多留个心眼。”

陈老板额头上青筋跳着,正欲发作,却见阿宝抱着一卷麻绳回来,他掖开麻绳,把米袋从靠轮子的地方往外摞,摞两层就用绳子捆一道,前后左右拉紧打结。全部装完后,他又从车把到车尾拉了两根长绳,这么一绑,整车米稳稳当当的。

李管事接过找零,对蕴薇投去欣赏的眼光,王婶子悄悄拉了拉陈老板的衣袖,两人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蕴薇听着李管事报数,一面已经拿起了算盘,纤白手指在珠子上迅速翻飞,不到半分钟,就报出了总价:“三十八元六角五分。”

李管事慢慢地数出钱来,蕴薇接过,又打了几下算盘珠子,正要把零钱找给他,被王婶子拦住,她抓起算盘复核,过了好几分钟,她清点着那些找零,有些惊讶地点点头:“正好。”

午后,又来了一位穿着考究长衫的中年人,陈老板一见他进门,立刻放下手中活计,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连声道:“哎哟喂!李管事大驾光临,真是小店的福气!我这几天眼皮直跳,原来是贵人要来!刚好昨儿个进了批上等好米,可不就是等着您来看呢!”

陈老板看了半天也没挑出什么毛病,交代了一声:“都搬完了去找王大,他会告诉你接下来做什么。”便转身回了前铺。

蕴薇放下账簿,起身走到米缸前,按王婶子刚才教过的,拿着木勺舀米称好,倒入老妇人的竹篮里,顺口报出了价钱:“二角八分。”

蕴薇笑道:“说到这个,我在家里其实这方面还是最差的。你没见过我大姐打算盘的模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