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 第179(2/3)111 在70年代当乘务员
还要跟宁新那边的服装厂配货,两家又开始商量要不要直接拿个现成的鞋厂,这样满足从头到脚一条龙。
老爷子又气又笑,然后也去理发店把自己头发染黑了。
他们还在当地报纸上买了个版面,专门教大家好几款风衣腰带的系法儿。这个版面跟着风衣一起,从南走到北,还被不少人剪了下来小心翼翼收藏。
田新又进了一千多台机器,工人三班倒,订单跟雪花似的飘了过来,缝纫机都快踩冒烟儿了。
三天休息之后再次去羊城,但云穆清已经考察回来了,他们只能错过。
波点方领长泡泡袖高腰大裙摆的裙子一出来,就让女孩子们趋之若鹜。同款波点儿长飘带的发卡作为搭配,成为南方女孩儿的心头爱。
杂货店里的发卡,粘了塑料珠子的排梳,各式各样的小卡子卖的飞快,几乎两天就能见底一盒。
自己家的店就走那种时髦款的蝙蝠衫牛仔裤之类,然后等田新的工厂生产出新衣服,他们这边直接拿总代理,做那种品牌专卖店。
这波裙子的热度还没下去,他们又得开始做风衣。
等席于飞再一次从羊城回来,就惊讶的发现家里的女人们,都烫了头发!
“宁新”这个品牌也注册了,还用拼音首字母设计了简单大气的商标。
老邹那边的几个厂子也开始连轴转了,各种各样新图案的布料,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塑料珠子,各式的发卡,小卡子……
卷发的风潮似乎一夜之间吹遍了大江南北。大马路上的女人从齐耳短发一下子都变成了羊毛卷。她们现在最多讨论的就是谁家卷发的技术好,谁家的发卷儿做的好看精致。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短款的,长款的,男士的和女士的。
这是大势所趋,虽然席于飞很嫌弃,但也只能同意商标缝在裙子的袖口处。
田新那边第一批裙子已经做出来了,布料用现成的的确良波点,红的黑的黄的蓝的一种四款,带着港风那种洋气。八十年代的衣服都是大垫肩,恨不得把肩膀那边垫的又厚又长,整个都支棱着,却会显得腰细腿长。
虽然风衣还没能买得起,但有备无患嘛。
他都盘算好了,再过些日子就该上厚衣服了,到时候拿出一家店专门做羽绒服,另一家店卖各种呢子大衣。
这个年代很多衣服商标都是缝在外面,而且人们也不愿意拆掉。带着商标就表示这衣服是在大商场买的,而不是自己做的,有一种炫耀感。
虽然京城已经入秋,但毕竟还有一个来月的秋老虎呢,足够小姑娘们显摆的了。
席于飞没有什么意见,他在两家厂里的股份每次都会拿出百分之八十重新投入进工厂里,直到跟他们的投资持平。
否则扎肉。
目前十年工厂都会比较稳定,等到了九十年代就会
五嫂甚至为了烫头发,剪掉了那根粗长的麻花辫儿。及肩的卷发烫的蓬蓬松松的,头上带了波点丝带的发卡,丝带在脑后系了个漂亮的蝴蝶结,整个人都洋气的不行。
席于飞给了十多种风衣的款式,比港城电影里的款式还多还好看。
他这次来就是谈总代理的,目前国内还没有代理总代理这个概念呢,席于飞直接拿下十年宁新品牌所有产品的京城总代理份额,又带回去一批波点儿高腰裙子以及配饰。
不像是现在,谁买了衣服回去,第一时间就要拆掉标签。
就连云奶奶也跟着凑热闹,不但烫了卷发,还染成了黑色!穿了风衣陪云爷爷出门溜达,第二天就传出来云爷爷找了个小傍家儿的绯闻。
等到风衣一上市,宁新这个品牌就彻底红了起来。
娇小的南方姑娘穿上高腰裙,立马显得腰细腿长,个头都能拔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