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2/2)111  标记同事之后[GB]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后半段她没说完,但在场众人显然心知肚明。实战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就连当年的江澜,也只能在“联赛第一”的加成下,才进得了军部。

己没有大他们几岁,但十几年的军部生活,拉开了他们之间的心理年龄差距,此时不由得感慨一句“年轻真好”。

蔚舟注意到赫兹大学的一位女oga,她的数据分析准确性居然与主智脑的测算重合度达到惊人的95。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加之——虽然很多电子迷并不承认——但人类的智慧,是永远无法被机械器物完全学走的。帝国历史上,也曾出现指挥官不顾主智脑计算得出的方案,自己制定作战计划,反而大胜的情况。

只是如今军校内部对于数据师的考核,大头仍在于主脑重合度上,能达到85以上者,已经算是这行的佼佼者。

今年他还没到六十岁,即便是帝国为了提高人民幸福度,将退休年龄往前推了推,他也远未到退休的年纪,可他已有退位之心。如今还坐着,无非是下头四位都暂时没能力接替他。

蔚舟没上过军校,但她毕竟是指挥出身,说了句公道话:“数据师和单兵的考核结果可数值化,相比起来指挥是比较吃亏的,没有实战的胜绩,很难与其他人拉开差距。”

像江澜这种大一就参与联赛,还夺得第一的天才毕竟是凤毛麟角,至少这一届的第一名大多是大三及大四学生。

菲利斯整体看下来,并不是特别满意:“这届单兵和指挥都没有十分突出的,数据师也只有这一个亮眼。”

菲利斯面带愁容,虽然陛下说是全凭他做主,但他明白,两军联赛是必然要举办的,难的是如何增加帝国的获胜率。

这也是执行官之位经常空缺、且同事间年纪相差大的原因,可不是谁资历老谁就能进的。如阿蕾杜莎和林勋这样的空降人员,也得先符合这项门槛。

到了高层更是晋升困难,能挤进五大执行官席位的,既得是指挥出身,又需和单兵比武力,数据分析同样是必考技能。简而言之,就是拥有单人成队的本事。

江澜显然也注意到了她,提起:“当年和我一队的数据师,最高考核记录是93。”

“叫林然是吧,不错不错,我们姓林的果然非比常人!”林勋也跟着起哄。

他这个位子,看似风光,实际每一个决策都需慎之又慎,肩上背负的是帝国的荣誉和人民的安全,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虽然主智脑早已渗透人类的各项活动中,足以通过巨大的运算能力解决99的问题,但星际战争中除了火力压制,就是信息管控,加上偶有宇宙射线会干扰信号,此时数据分析师就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