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节(2/4)111 鹤唳长安
想到沈涉川,怀夕愧责更甚,姜离低声道:“小师父应能猜到我们为何如此。”
付云慈欲言又止,姜离在旁道:“梓桐所言有理,当年死的人太多,如今需要的便是当年亲历之人,此人虽暂无大用,但我也觉得留着他极好。”
虞梓桐胸膛一挺,笃定道:“你若有了牵挂多年之人,你便会明白的……”
姜离道:“他人如今在何处?”
姜离与付云慈对视一眼,皆无话可说。
虞梓桐无奈道:“这事怪就怪在,是提前一年存的银子,假若贪腐之事没有暴露,那这银子还真就是沈大人的,难道说有人提前一年去栽赃沈侍郎?可那主犯二人与沈大人也没有深仇大恨啊,那个邱澄甚至没有见过沈大人的面。”
虞梓桐不赞成道:“虽说前岁我翻来覆去问了多次,还没发现有利的线索,可好歹这么一个大活人在那,既然沈大人不可能贪腐,那就一定能找到破绽的,只是我们还没发现破绽在何处罢了……”
虞梓桐道:“他师父病死之事……他也觉得有些突然,可因为他师父两年前本也重病过一次,又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他便也没多想了。”
付云慈道:“但印信可以伪造啊,手上的疤痕或许也能伪造呢?”
虞梓桐点头,“不错……”
虞梓桐瘪嘴,“是他是他肯定是他,我有预感,一定是他回来了。”
姜离沉吟道:“除了这些,再无别的古怪?”
治水之时手受过伤,留下的疤痕正是像马蹄一样,当时他们都知道是大人物,并不敢窥探打问,最终签契券之时,是当时的钱庄东家袁培诚和账房先生韩煦清一并签的,但是那位袁老爷年纪大了,对马蹄疤痕印象不深,唯独韩煦清和几个接待的伙计记得清楚,后来作证的也是这些人。”
姜离早听过沈家案子内情,付云慈却是头次知晓的这么详细,便道:“所以,他们是凭着沈大人手背上的疤痕,和沈大人的印信来证明当夜去的人的确是他?”
待与一队禁军擦肩而过,怀夕忍不住道:“姑娘,看来所有人都以为昨夜是阁主,阁主如今肯定也知道了,不知他会不会生气。”
付云慈无奈道:“可这齐悭也没有利于沈大人的证供啊。”
虞梓桐似找到了知己,“我就说吧,阿泠聪明,她也这么想,足证明我想的不错,眼下最紧要的,还是怎么才能见到沈公子。”
虞梓桐道:“还在襄州呢,他已经成家立业,也不好太打扰他,我父亲平了乱,他们一家搬到了襄州城里,他学过账房,不难谋生计,后来我们一家回了长安,也就没见过面,但我父亲对他一家算有救命之恩,若想问什么,他还是愿意答话的,如今沈公子回了长安,若他需要开元钱庄的人证,齐悭便算一个。”
付云慈满脸无奈,姜离安抚道:“你别急,看看接下来还有何动静,更何况,拱卫司虽然如此说,可也不一定就是那位沈公子吧……”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怀夕轻咳一声,姜离
怀夕“嗯”一声不敢多言,待到了承天门外,等了两刻钟,等到了和公公来迎,入得宫门,和公公唏嘘道:“哎呀你们不知,昨夜禁中来刺客了……”
姜离与怀夕怎么也想不到会闹出这般误会,等下午时分入宫时,果然见坊市之间金吾武卫来来回回巡查,似乎又回到了秦图南遇害那天晚上。
付云慈道:“此事我也听父亲和母亲议论过,沈大人和那主犯二人,一个没见过面,一个有师徒情谊,在朝中,沈大人也并未树敌过,因他是实干臣子,官位皆是自己功绩换来的,大家也都十分服气,当年的事,大家都震惊极了。”
姜离一时哭笑不得,“你二人也就那一次机缘,你这是哪门子的预感?”
到了朱雀门前,便见今日守卫比昨夜更为森严,守城的禁军也增加了一倍有余,待入了禁中,巡逻的禁军一队接着一队,主仆二人话都不敢多说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