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9节(2/3)111  天宇开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杜兰泽十分诚恳:“国不可无主,军不可无帅,如今陛下日渐康复,实乃天命所归,神佛会保佑陛下龙体安泰,朝野臣民应当遵从陛下号令,仰仗于陛下天威。陛下处理政事,乾纲独断,任何人不得违逆,只要陛下大权在握,朝廷一切政务都能重回正道,如此方是社稷之福,万民之幸。”

皇帝听得不耐烦。除了皇族之外的一切臣民都是贱民,贱民就该有贱民的规矩,时时刻刻牢记在心,若有任何僭越之举,罪该万死。

她听出了皇帝的情绪起伏。

杜兰泽伏拜在地,以示恭敬:“大梁朝的心腹之患,首先在于乱臣贼子。秦州、康州叛乱未平,沧州、凉州战火不休,造成了各地割据的乱象。其次,国库负担过重,物价上涨,铜钞贬值,金银流通不畅,钱法混乱不堪,民间盛行私铸,朝廷财政亏空已过百万,急需陛下改革税制与钱法……”

试探了这么久,她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

皇帝最忌惮他的子女。

可藏匿。他所看见的,乃是除去了表象的现实,他洞察人生的真理,属实是千古难得的圣明。

杜兰泽声调平静:“四公主把微臣献给了三公主,微臣只能遵从。微臣出身于贫寒之家,父母都是寻常百姓,不敢有太大志向,能为皇族效命,已是不胜荣幸之至。”

他双眼紧闭,双耳微微地耳鸣,但他还是真龙天子,普天之下最有权势的君主,谁敢忤逆他,谁就是逆天背理。

杜兰泽道:“华瑶、东无、方谨、司度对皇位皆有觊觎之心,野心之大,实为天地所不容……”

皇帝打断了她的话:“忠臣不事二主,你背弃华瑶,归顺方谨,犯下了不赦之罪。”

皇帝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说得好,朕有赏。”

皇帝打算处死杜兰泽,杜兰泽又开口说:“正因如此,微臣不会为旧主守节,无论新主有何吩咐,微臣一律照办。”

杜兰泽毕恭毕敬地回答:“陛下是九五至尊,天地之主,为人臣者,皆以侍奉陛下为荣。微臣若能为陛下排忧解难,生平之愿足矣。”

杜兰泽磕了一个头:“请陛下恕臣直言。”

杜兰泽柔声细语:“微臣姓杜,名兰泽,祖籍凉州,后随父母迁居岱州。两年前,微臣在岱州偶遇公主,幸得公主赏识,被公主收为谋士……”

皇帝道:“华瑶和方谨……罪该万死。”

杜兰泽能侍奉皇族,她应当感激涕零,她说的那些话,全是废话,毫无用处,或许她本人也毫无用处。

皇帝明知故问:“你就是杜兰泽?”

皇帝精力已经消耗了许多,药效大不如前。他的神智混混沌沌,如同堕入烟雾之中,但他对两位公主的怨恨太深,他强撑着也要把话说完:“忤逆不孝,罪该万死!”

她恭恭敬敬道:“微臣叩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皇帝道:“你且说下去。”

雨越下越大,瀑布般流泻而下,惊雷闪电在乌云中翻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天时地利人和,她都占尽了。

皇帝嗓音嘶哑:“华瑶改革了凉州的税制。”

杜兰泽对他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杜兰泽的嗓音一句一句地拔高:“华瑶在秦州拥兵二十万,联合沧州

杜兰泽的这一段话,字字句句,没有半点多余的,全部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杜兰泽三言两语,切中利弊,皇帝知道她确实有真才实学。但她提到“税制”二字,又遭到了皇帝的猜忌。

在此之前,太监来禀报过,杜兰泽正欲离开公主府,方谨对她痛下杀手,想来也是因为,方谨知道杜兰泽并非坚贞不屈,才会流露出杀人灭口的意思。

密不透风的暗室里,浓烈的臭味扑鼻,杜兰泽头晕目眩,隐隐又听到了窗外的雨声。

皇帝反问道:“朕有何忧难,你当作何解?”

自从皇帝重病以来,他有不少亲信投敌叛主,杜兰泽反倒转向他这一方。他见她是个柔弱无力的女人,对她也只是隐有戒心。而她为了求得他的宠信,竟然背叛自己的两个旧主,直说她们觊觎皇位,天地不容。

杜兰泽一副饱经世事的模样,说话的语气不紧不慢、不卑不亢,听上去倒是让人心平气和,皇帝对她的杀意也随之消解了。

皇帝微微颔首:“你可愿意,认朕为主?”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