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2/3)111 天宇开霁
东无将在议事厅接待他们。
夏日炎炎,天气十分闷热,风也静止了,湖水无波无澜,凉亭热得像个蒸笼,若缘仍然面不改色。她捏着一柄绢纱团扇,扇面遮挡了她的半张脸。
果不其然,若缘见到了萧贵妃的旧部,其中有几个人,显然是萧贵妃的忠仆。
年老的名为“宏悟”,正是传说中的“中原第一高手”,宏悟禅师。
若缘跟他们打交道,仅仅是为了谋取他们的钱财、观察他们的武功招式。至于他们的恩怨情仇,若缘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年少的名为“观逸”,他是宏悟禅师的徒弟。他之所以留在岳扶疏的身边,只是因为,他觉得,岳扶疏身中剧毒,与他有关。佛门讲究“因果相连”,他造下了恶因,就要承担苦果。
事实的真相是,若缘与皇后搭上了关系。
此时,东无又问:“你与宏悟禅师有几分交情?”
他们出钱,若缘出力,各有所求,各得所报,一来二去,若缘认识了他们的头领——此人名叫岳扶疏。
她对东无撒谎了。
若缘不再贫困潦倒。她接受了岳扶疏的资助,还想借用岳扶疏的人脉。
午时将至,若缘正站在一座水阁凉亭之中。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缘连忙说:“皇兄要是想传召他,我给他写封信,他便会来拜见您,绝不敢让您久等。”
他告诉若缘,他一定要杀了华瑶。
岳扶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谋士,原先效忠于高阳晋明,后来他在虞州遭受了火灾,他的半张脸都被烧焦了,似乎还中了一种奇怪的毒药。他浑身肌肉僵硬,口不能言,脚不能行,只能在纸上涂涂画画。
东无道:“倘若他来迟了,你的骨灰也会落在静海寺。”
不过,若缘也希望华瑶死于非命。在她心底的最深处,还有一种隐秘的期盼——倘若她的兄弟姐妹都死光了,她就能坐上皇位了。
若缘并不清楚岳扶疏与华瑶的仇怨。
她抬头,放眼望去,湖光水色一片朦胧,游鱼顺流而去、逐影而来,她沉浸于短暂的宁静,几乎忘记了她已陷入何等艰难的境地里。
皇后告诉若缘,萧贵妃的坟墓位于静海寺。如果若缘胆子够大,就去静海寺蹲守一段时日,总能碰见萧贵妃的旧部。
正当她出神之时,东无的侍卫来传信,宏悟禅师与观逸禅师双双现身了。他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装扮得如同贫民,却给东无递交了拜帖。
他一个将死之人,竟然还有夙愿未了。
医师都说,岳扶疏的寿命不到一年。
若缘按照皇后的指示,常在夜间徘徊于静海寺周围。
若缘及时亮明身份,还说自己愿意帮助他们调查萧贵妃的真正死因,他们原本与皇宫失去了联络,心情又是很焦急的,听见若缘的那一番话,便也同意配合若缘。
岳扶疏察觉了若缘的心声。他向若缘保证,他愿意与若缘互惠互助,为显诚意,他送给若缘三千两白银,这是晋明留在京城的遗产。
若缘道:“请皇兄放心,今日午时之前,宏悟禅师一定会赶到您的府上。”
叫宏悟,一个叫观逸,我尚未查清他们的来历,就没有及时向您禀报。”
若缘得知这一消息,毫不意外。她原本不愿牵涉其中,可是东无派遣侍卫来找她,她便不能袖手旁观,还要赶回议事厅,与宏悟、观逸接洽一番。
据她所见,岳扶疏经常被病痛折磨,但他的神智依然清醒。他的身边还有两位得道高僧,一个年老,一个年少。
话虽这么说,若缘与宏悟禅师却无任何私交。但她知道,宏悟禅师以慈悲为怀,以仁善为念,只要有人向他求助,他就不会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