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2/2)111 一朝侍帝未折腰,luan点鸳鸯
“阿爷——”门外急匆匆地走进一位青年,老者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男孩正要停笔行礼,老者道:“别管你老子,你自写你的。”
“你呀,一天到晚就知道打打杀杀,有空也能像你儿子一样,静下心来写写字,可以磨磨你那急躁的性子,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做事一点不沉稳。”老者道。
老者笑道:“咱家不缺会武的孩子,像阿询这样的只有一个,能不精贵?咱家终于也能出位大鸿儒了。”
青年摇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将来在战场上,大鸿儒可帮不了我。”
小男孩又继续写字,青年看了一眼小男孩写的字,撇了撇嘴、不满地说:“这个孩子不像咱家人,不爱舞刀弄槊,整天就爱读书写字,阿爷还纵着他,天天陪他写字,把他宠成掌上明珠。”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随着东南沿海贸易兴起,广州成为当时的市舶要冲。西晋泰康二年(公元281年)大秦(罗马)遣使至中国,循海道由广州登陆,到达京城洛阳。西晋灭亡后国家四分五裂,但长江以南比较安定,广州因为港口优势在这一时期崛起,当时从海路前来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十余国,如真腊、婆利,盘盘、丹丹等,外国船“每岁数至”,且有十余艘之多,广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中心。
广州府署后堂内,一张桌案前站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他手中握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认真地在纸上写字,但见一个个工整楷书出现于笔下:
分为九郡,广州仍属南海郡,归属交趾后改称交州。东汉末年,广州属于吴国,公元226年交州改称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
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动荡不安,远在南部边陲的岭南地区相对稳定,当时有“永嘉世,天下荒,余广州,皆平康”的说法。
装病
晋代至南北朝时期,广州仍属南海郡,为州治所在。
《晋书·吴隐之传》云:“广州包山带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宋书·夷蛮传》记载,广州当时“舟舶继路,商使交属。”《南齐书·东南夷传》也说:“四方珍怪,莫此为先;藏山隐水,环宝溢目。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韧积王府。”凡任广州刺史的官员,无不暴富,有“广州刺史经城门一过,便得三千万钱”的说法。
“天地玄黄,宇宙≈lt;a href=https:/tuijian/honghuang/ tart=_bnk ≈gt;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在他身边坐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慈祥的老者,不时地抚须微笑点头。
青年不服气:“我可是帮阿爷打了许多胜仗,这会又说我不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