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836(1/2)  凰涅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名可秀悠悠一笑,沉吟后道:“生命不易,由来贵重。轻己生命者,岂能重他人生命?——若倭国武士道如你所说之道,此道不可取。”

卫希颜点头,她说:“我犯了个错误,与武士道根本对立的,是儒家。”

孔子说,仁。

孟子说,仁者,爱人。

故儒家重视生命,强调以和为贵,不宜妄兴刀兵。

而武士道崇尚刚猛,崇尚强者,尊奉的是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法则。

儒家认为君子怀德,以德服人。

而武士道信奉武力为尊,以力服人。

孟子说舍生取义,武士道也崇尚舍生取义,但武士道的“义”不同于孟子的“义”。

秦将白起坑杀三十万赵国降卒,为了秦王,为了秦国的长远利益屠杀敌人——但白起遭到了秦国国内的强烈抨击,后世儒生写史也均将白起评为暴将,斥他不仁。

这就是儒家的“义”——正义,仁。

在卫希颜那个时空,日军在南京屠杀三十万中国平民,日本国内却不以为罪,因为日军是为了日本国的利益屠杀敌人——这符合武士道的“义”,为主君,为国家尽忠。

儒家讲人性,讲“善”与“恶”的对立:要克制恶,弘扬善。

武士道讲强者,没有“善”与“恶”的对立,而是“强”与“弱”的斗争:强者生,弱者死,天经地义。

如果没有道德准则的约束,武士道就是培养一群崇尚武力的暴.动分子。

卫希颜揉着自己的指节,“我之前想用佛教引导倭人的武士道——这是个错误:禅刀引导不了武士道。禅学只能教会他们苦修以忍,穷尽精力,刻苦获得力量,却教不了他们容忍别人,平和处世。相比佛家,儒家才是更合适的。”

名可秀点头赞同,“孔曰取仁,孟曰取义。儒家之德,方为根本。如我华夏武道,强过倭国不知凡几,却提倡的是‘行侠仗义’的‘侠士道’,而非‘武士道’。因何有此差异?——皆因儒家为华夏文明之主流,是国家秩序之本,当然也成为武者尊奉之理。”

武者当为侠,所以对武者敬称侠士,侠士之上为大侠。故有白道为正、黑道为邪之分。固然白道不一定都是行侠仗义,而黑道也不尽是作奸犯科,但有白道、黑道之分,就表明武林中以正邪善恶为分,而不是唯强者论。再高的高手,你滥杀无辜,那就是魔头,人人得而诛之。

卫希颜既已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便要重新布置。

虽然晚了点,但还不算太迟。

就算迟了,那又如何?

便如名可秀笑着对她说的:“倭瓜若长歪了由得它长去,大宋强大才是根本。”

卫希颜也笑起来,“或者,做块磨刀石也不错。”用来砥砺大宋军队。

卫希颜想通了就决定不在倭国花费太多精神,不过是个资源匮乏的小岛国而已。她有那功夫,还不如去想怎么图谋吐蕃西藏——雷毒花可不会放着吐蕃不管,没准已经在下套子了。不过,能随手就坑人的事卫希颜还是不介意做一做的,于是在樱花节上膈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