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瑛看完大慈寺和玉局观的资料后问道。
谁不想活得健康长久呢?越是有钱有权的越怕死,道教养生术会让它得到贵族的支持,减少在国外传教的阻力。
儒家不像道门,不太执着于神仙是男是女——道教本就遗留着上古阴性崇拜的影响。道教的神仙谱系中高位神仙多为男性,也是因为世俗是男权统治,迎合而形成的。之前道门中有反对之声,很大原因就是担心儒生反对。如果不是有卫希颜这面大旗顶风,道录院也很难统一声音。
这些都不需要与陈如瑛细细言说。
这牵扯到儒家。
卫希颜只提了提道门的养生术,“道教养生,融合医道而成,经千年积累,已成体系。于信众而言,比起长生的虚无,看得见的长寿更实在。这也可成为道教传教的一大工具。”
不过,在吐蕃传教,道医的作用恐怕要小得多。藏医也很有名呐,好像藏僧中就有很多是藏医。而且藏药种类繁多,很多都不同于中土,道士们要想在吐蕃行医传教,恐怕有得搓磨了,至少就地取材就是一大难题。
明面上看,只是道门神仙谱系的变革,而暗底里,却存在着与儒家的斗争,与男权的斗争。
按卫希颜的战术,是要先利用宗教和话本在民间传播普及新的神仙谱系,然后“农村包围城市”,影响朝廷祀典,将女娲推上国家祭祀的神坛。
☆、大藏归治
不过,让朝廷祭祀大典的五帝换上女娲就不容易了。
游方道士多半都识得些药草,通晓些医理,有几手治病的活儿,通过治病传道很容易得到病人和家属的感激,由此对道门产生敬仰,进而成为道教信徒就不远了。
卫希颜记得西方传教士就是用金鸡纳霜打入到康熙朝。道教也可利用“道医”的优势,以药、医为传教之用。这在宗教排外严重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国家,医家身份也是个很好的掩饰。
资料上道
“按老师的谋划,除了云南,西川也有传教吧?——是成都玉局观、大慈寺?”
在道教内部替换还好说,上升到国家祭祀,就不是道教一家的事了。有儒家的反对,女娲这位道教“黑帝”要进入到朝廷的五帝四郊祀中,可以谓之四字:道阻且长。
最终,道录院内多数压倒少数,女娲踢掉颛顼,登上北方黑帝神位。没有替换白帝少昊,是因道家五行中,水代表黑色,而水为太阴之极,尊女娲为黑帝还可扯上阴阳理论。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多难呢?又不是三清、玉皇、四御。
但朝廷祭祀也不是铁板一块。儒家祭祀尊奉的并未明确“祀五帝”是哪五帝,只有帝号,无人物。在儒家所著的典籍,如,又有治世的“三皇五帝”,而治世五帝与祭祀上的五帝是大有差异的,比如伏羲是治世三皇之一,在治世五帝之上,却是“祀五帝”中的青帝伏羲。儒家尊奉的圣皇圣帝与祀帝的差异,就是可以拿来做文章的地方。
然而,无论如何,比起在西方国度传教的难度要小得多了。卫希颜心道,至少不用担心成为“异端”,被宗教裁判所架到火刑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