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863(2/2)111  凰涅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在指责卫希颜的普仁及圣论其实就是兼并别国土地,假仁义之名而济一国之私欲。

不知是运笔过度还是心里发烫,或许二者都有。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三代之所以为王道时代,是因为三代圣王顺承天理,循理而行,体现了天理之正。

掌声骤起,热烈。

其说。本朝伊洛诸公,辨析天理人欲,而王霸义利之说大明。”

“古之圣人,至诚心以顺天理,而天下自服,王者之道也。后之君子,能行其道,则不必有其位,而固已有其德矣。故用之则为王者之佐,伊尹、太公是也;不用则为王者之学,孔孟是也。”

学者们听到这里眉毛都扬了一下,胡宏这句一下将二程论王道的学说拔高了,将王道建立在天理上。

这是在指责卫希颜打着解救奴隶、推翻暴.政的幌子,其实是干涉别国内政的霸道强权。

“明道、伊川二先生云:三代以道治天下,两汉以下,皆把持天下者也。”二程说:三代是王道流行的时代,而汉唐以私欲假仁义行事,是霸道把持的时代。

胡宏道:“中国非蛮夷,蛮夷非中国。中国之王道,及中国之民。”

人人心中均赞:精短,犀利。

止戈为武,武的真义是止,此为王道。有戈而无止,是强权军事,此为霸道。

“铿!”

记者们只觉得手心发烫。

蛮夷的国家如何野蛮那是他们的内政,中国的王道仁政,应该着眼于中国的百姓,而不是放眼他国。

能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完整的内涵和犀利的论点,这必须得有深厚的学问底蕴和阅事的敏锐才能厚积薄发。胡宏无疑是个中翘楚。

谯定敲了一

胡宏道:“止戈为武,古人造字,斯有大意焉。中国有戈,当止戈。无戈,当戈止。”

胡宏认为,“三代之治,顺理者也。”

全场静默三息。

“三代”是指夏、商、周,儒家推崇“三代”是推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道德人品和治国态度——当然不包括夏桀、商纠、周幽王和个别昏庸君王——尤其推崇夏禹、商汤、周文王三位,尊为“三王”,认为他们是后世帝王的楷模,言必称三代、三王。

胡宏抬手一礼。

记者们心道:高明啊,一个字都没提卫国师,却句句紧扣,不言明而一切尽在语中焉。

胡宏结语道:“武,王道也。戈,霸道也。”

为什么说洛学将王霸之道辨明了呢?

胡宏论:“明道先生云: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霸者之事也。”程颢说,尧舜之道即王道,在于上得天理,下及人伦。

止戈者为武,如果中国内有战祸,应当用武力去制止平息;如果没有战祸,就应当偃武,即戈止。若发起对外战争征服他国,那就不是“止戈”为“武”的真义了。

这就是在批评以卫希颜为首的主张对外扩张的大臣,不是“王者之佐”。

胡宏论道:“秦以法行暴.政,汉祖唐宗假仁义济私,均行霸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