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分卷阅读883(2/2)111  凰涅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夫妇之道就在这五达道之中,可见其重要。

讲完天性和人性,她事实上已讲了“修心”之道,至于具体如何修心,、中讲诚心、正意很清楚,她不准备花时间在这上面。于是,接着论齐家。讲“父为子纲”其实就是齐家中的一伦。而夫妇之道,是齐家中最重要的。因为,夫妇,是组成家庭的基础。

一切的大道理,要从夫妇之间开始。如果连夫妻关系都处理不好,不能维持一个和睦稳定的家庭,经常“后院起火”,还谈什么修心养性,讲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又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

名可秀这时没有按照的文句顺序来讲。虽然全篇只有不到四千字,但句句都是精义,要想一一阐述下来,别说只有三天时间,就算三十天也未必能讲得完。于是,她按照“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提纲契领,按论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四大方面来进行综述。

在大家里面有小家。男女结婚成为夫妇,就是组成了一个小家庭。在这个小家庭中,也是各有各的责任。男子要对家庭的经济承担责任。故而,男子主要打理外面的事务,赚钱养家。妻子则要相夫教子,一是帮助丈夫,二是担负起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即教养下一代。

那么怎样做到“发而皆中节”呢?

有道:“子不教,亲之过。”这个“亲”是指父母双亲。父亲经常在外,要承担养家的责任,在家中的时间不如妻子长,儿女多是随母亲长大。所以,母亲教养下一代的责任更大。为什么官宦之家娶媳妇都要重才德呢?因为媳妇以后要有能力扶助她的丈夫,要有德行和才学教养儿女。为什么说“慈母多败儿”呢?因为母亲不懂“中庸”啊——台下的人都笑了起来——不懂中庸就失了分寸,慈爱过度,那就败了子弟了,从这个方面也说明了母亲对儿女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大家庭就好比一个缩小的国家,父亲是王,母亲是后,下面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是臣。君臣均要各居其位,各尽其职,各守各的本分,行事各有各的分寸,这个小国家才能和谐。否则,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丈夫不像丈夫,妻子不像妻子,这个家就失了纲了,乱了。

名可秀讲,孔子的儒学无论是修心,还是处家,还是为政,都是希望达到的“致中和”境界,要做到“致中和”,就要“发而皆中节”,才能“谓之和”——夫妇之道也是如此。

所以里讲“贤贤易色”啊,娶

古代的家庭是几代同居,在父亲没死之前,兄弟是不分家的,是一个家——大家里面有小家。

现在名可秀要讲“夫为妻纲”了,台下便有学者忍不住嘴角抽了下,仿佛头顶有只乌鸦正呱呱飞过——是不是以后也不能讲这句了?

名可秀首先讲,里有道:“天下之达道五。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名可秀首先讲大家庭。

所以,孟子讲“夫妇有别”。“别”是什么呢?别是区分。区分什么呢?责任不相同。

那么夫妇之道是怎样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