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虞苏时的话里带着犹豫和不自信,因为今早岛上的居民告诉过他,镇子上卖白茶糕的铺子有许多,几十年的老铺子也有因为台风或毁或搬迁换地的,甚至老板都可能换了三代,更别提有些铺子还倒闭了。最重要的是,他父亲怀念的那个白茶糕他一没见过二没尝过,丝毫没一个参考物,完全是盲目努力。
&esp;&esp;“也没那么麻烦。”看出虞苏时的纠结和失落,姜鹤道:“渔头村在岛的东南方位,学校是在东北角,你爸上学走的路最大可能是渔东路和镇东街,我们就先从这两条路开始找。而且按你说的,这铺子要是还在,肯定得是老字号了,南盂岛屁大点地,咱还能找不到?”
&esp;&esp;这话实打实带给虞苏时一些安慰,两人很快再次出发,先去的渔东路两家老字号,都因为几十年前经营店铺的没有女孩而被排除掉。后来进镇东街打探到一半,姜鹤像是突然确定了什么,带着虞苏时来到了码头附近的一家茶楼前。
&esp;&esp;茶楼的主人是外地人,店面是他在五年前接手的,时间太长,以至于姜鹤差点忘记这里以前就只是一个卖白茶糕的小作坊。
&esp;&esp;茶楼主人道:“前东家上了年纪,五年前查出来老年痴呆后做不了买卖,我一看这地理位置靠近码头就想着生意肯定不错啊,就让老太太把铺子转给我做茶楼。那会儿老太太清醒的日子还多,跟我说她可以转但有要求。首先是铺子的名字不能改只能叫‘晓晓的小铺子’,其次是不管我卖什么东西,她做的白茶糕必须在。这不,到今年第五年了,老人家啥也记不得了,但每天早上都还会往我这里送糕。”
&esp;&esp;“喏喏喏姜老板,老太太就在那呢。”主人家从账台后面走出来,指着店里东北角的一个老妇人又道:“她早上送完糕就会在那一直坐着,偶尔和客人们聊几句,什么时候我店打烊了什么时候离开,每天都是如此,。”
&esp;&esp;姜鹤笑着朝人道了谢,对方回了句“客气啥”,前者朝虞苏时看了看,发现对方眼睛一直盯着老人看后又道:“老太太送的白茶糕还有吗?”
&esp;&esp;虞苏时收回视线,狭长的睫羽轻轻地往姜鹤的方向动了动。
&esp;&esp;“不巧,老太太每次送都是一小篮,数量不多,一般刚开门十分钟不到就能卖完,后面上的都是自家师傅做的。这糕就得趁热吃才香,老板要是想吃的话等明儿早我给您留些?”
&esp;&esp;姜鹤也没跟人客气:“行。那您先忙着,我带朋友过去看看。”
&esp;&esp;茶楼的一层是散客区域,与店门成一条直线的另外一间厅的墙体是一整扇玻璃窗,靠近玻璃窗坐下,视野相对开阔,若是位置选得好,整个码头也可一览无遗。
&esp;&esp;姜鹤走近后开口喊人柳阿奶,老太太没反应,是不太记得这个称呼了。
&esp;&esp;姜鹤上次见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