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羁縻县,是宋朝地域最大的一路,也是羁縻州县最多、民族问题最复杂的一路。
按照羁縻程度的不同,又将广西各羁縻州县分为四类:第一是最轻微的羁縻,朝廷既不驻军也不管民政,仅仅名义上属于大宋;第二是稍强一点的羁縻,朝廷象征性在羁縻地区某个地点建堡设寨,派驻少量协调官员,以及跟随这些官员的少量护军;较强的羁縻是在羁縻州县各个主要关卡进行驻军,在必要时还可以征调当地部族土兵征战,但是朝廷既不具体管理也不收税;第四是最强的羁縻,朝廷不仅驻军,而且派驻文官进行直接管理并收赋税,但是这种羁縻在宋朝属于极少数——这样强势的羁縻只能追溯到盛唐时代,即使遥远的安西都护府辖下的西域军镇都是要收税的。但在宋朝广西,最多的是羁縻是第一类。
卫希颜以阿宝身份生活的汉人小山村就是隶属羁縻第一类的矩州(贵州省)——北宋曾设置夔州黔南所,后又独设黔南路,之后又归入广西路,流放刑犯的“黔南所”之称却一直存在。州内汉人只占少数,除了朝廷建的矩州城省内民和黔南所军管驻地的军民外,其他地域居住的汉民与夷民一样属于不上户、不纳税的非编户齐民。这里的百姓无论夷汉都十分彪悍,夷人无论男女均背刀带弩,汉人男子都背弓佩箭带猎叉,还时不时出现有带刀或带剑的江湖客,夷人之间、夷汉之间,说不拢就会大打出手。卫希颜当年在出矩州的路上就遇到了四起械斗,两起夷人内讧,一起夷汉厮斗,一起江湖客寻仇,无论是参加械斗的还是路人,被打死了都算你倒霉。而接壤大理的边境更加混乱,往往还有大理国的白蛮(白族)、摆夷(傣族)等部族牵扯在内。
但矩州西南夷的情况还算是好的了,相比之下,广西与交趾接壤的桂南羁縻州县更为复杂。矩州西南夷虽然内斗,但有五姓蕃部统合,内讧也有个限度。而桂南溪峒有七八十峒,每峒都互不统属,溪峒与溪峒之间为了争地争资源内斗频繁,又有溪峒与省民的矛盾,溪峒与交趾的矛盾,有时前两种矛盾还有交趾人在后面挑事,纠葛甚深。
在广西最南的是海岛,宋人俗称为海南,又称琼岛,岛上的夷人最初都居于山岭,他们称山岭为“黎”,遂被朝廷称为黎人。宋朝在海南上设置了三个行政州一个军事州:北为琼州,置琼管安抚司统管整个海南,西为儋州——后来儋州降为昌化军,南为崖州——后来降为朱崖军,东为军事州——万安军。到北宋后期,就已经变为一个行政州三个军事州了。而岛上的黎峒主要聚居在一州三军“包围”中的岛屿中部,依傍黎母山,朝廷称之为黎峒羁縻地,但并未正式设置羁縻州或羁縻县。这些黎峒有一部分已经归属州县,朝廷称为熟黎,那些居住山岭没有徵赋徭役的就称为生黎。而在省外之地共有生黎四十余峒,侵境劫掠省民的事件虽然不像桂南溪峒那么恶劣,但也未尝绝止。不过与桂南、桂北相比,海南还算是安定的。
而桂北是猺峒聚居地,从地理上看与荆湖南部溪峒所居地相连,两地山岭间有多条道路可通,所以每有荆湖南路南部的溪峒聚反时,往往勾连窜动广西桂北猺峒——也是很不安分的一群。
综观广西一路,地域广、部族多,又是临交趾、大理的边地,可谓矛盾复杂,隐患重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